当前位置:首页 > 试管相关 >
发布日期:2016-12-29 文章来源:广州代怀孕 浏览[]次
一、乳腺癌转移怎么办?
肺为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。开始一般表现为干咳,对抗菌素治疗无效。常用乳腺癌转移的治疗方法为含铂类抗癌药(如PDD)化疗。像CAP方案,NVB+PDD方案等。一般能使60%以上患者的病灶在短期内达完全消退。
胸膜转移一般表现为胸腔积液。可予胸穿抽出积液,同时注入药物做腔内治疗。药物可选用PDD,也可选用抗癌中药揽香烯或生物制剂坏死因子等。一般都会有很好的短期疗效。这两种部位的乳腺癌转移,经过合理化治疗,一般远期效果也是比较好的。多数病例可维持2~3年的带瘤生存,少数甚至可达7~8年。
骨转移也是很常见的乳腺癌转移,一般以胸腰椎、骨盆及肋骨多见。表现为受损部位的骨骼疼痛。使用化疗效果较差。常用有效治疗这种乳腺癌转移的方法为内分泌治疗,同位素治疗以及放疗。
提醒:内分泌治疗乳腺癌转移能兼顾全身其他脏器,而同位素治疗仅对骨骼起作用,放疗会使受照部位的正常脏器受到损害,受剂量限制及部位限制,因此常只用作止痛治疗。骨转移虽然是较为严重的。但如果不合并有其他部位转移,这种病例通常发展较为缓慢,且对内分泌治疗敏感,经合理治疗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长期生存。
二、乳腺癌转移的症状:
1、乳腺癌的淋巴转移:乳腺癌的淋巴转移临床上最为多见,主要转移途径有两种:
①乳腺癌病人腋下淋巴结转移率很高,为最常见,也是较早出现的转移部位,约占就诊病人的60%,癌细胞沿着胸大肌外侧缘的淋巴管浸入腋窝淋巴结。腋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原发肿瘤大小有关,肿瘤体积越大,病期越晚,腋淋巴结转移越高,转移数越多。临床上即使未扪及腋下肿大淋巴结,术后也常发现有淋巴结转移。
②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率约占30%~50%,癌细胞向内侧浸入胸骨旁淋巴结,继而达到锁骨上淋巴结,癌栓亦可返流引起胸膜或脊柱转移。
2、血行转移:乳腺癌细胞可直接侵入血管引起远处转移。乳腺深部组织、胸肌和胸壁的静脉汇入腋静脉,进入锁骨下静脉和无名静脉,是肺转移的重要途径。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大小、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理分级有关。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,其次为骨、肝、软组织、脑、肾上腺等。
①肺转移多数表现为肺内大小不等的结节,偶为单个结节。少数病例表现为癌性淋巴管炎,临床上有明显的咳嗽、气急发绀。
②骨转移以胸、腰椎和盆骨最多,其次为肋骨、股骨等;多数为溶骨性改变,少数为成骨性;长骨转移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,脊柱转移时由于脊髓受压可引起截瘫,临床上有进行性加剧的疼痛。
③肝转移早期症状不明显,超声显像及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。
④胸膜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,偶亦见单纯胸膜转移者,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,可为血性,有时胸水内可找到癌细胞。
⑤脑转移在女性患者中,乳腺癌是常见的原发灶,借助CT检查可帮助诊断。
三、乳腺癌转移的种类有哪些?
1、乳腺癌的肝转移
温馨提示:肝转移发生率为7%-15%。肝转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影响患者愈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,肝转移这种乳腺癌转移的症状表现为:早期也可以不表现任何临床不适症状,随着病情进展,可能出现肝脏受损的非特异症状:发热、乏力、纳差、腹胀、体重下降等,继而出现腹水、黄疸、肝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。
2、乳腺癌的脑转移
乳腺癌脑转移症状主要表现为常伴有剧烈头痛,其次这种乳腺癌转移症状还有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行为改变以及精神活动异常等症状。
3、乳腺癌的骨转移
其发生率为49%-60%。骨转移这种乳腺癌转移症状表现为:各种类型的骨转移都可能引起疼痛,比如骨骼疼痛、局部压痛、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。颅底的骨转移会压迫颅内神经而导致相应的感觉异常或瘫痪。
4、乳腺癌的的肺及胸膜转移
发生率为25%-38%。这种乳腺癌转移症状表现为:肺转移早期多数无表现,仅在X线片中发现单发或多发的结节阴影,双肺多发较多。转移晚期才出现胸痛、干咳、咯血等症状,有时还会出现胸水。